10年後,你是被迫工作還是被動致富?:想脫離月底吃土的貧性循環,你得打造自己的印鈔機,三階段賺錢術,保證提早財富自由。
V型社會:鑽石和乞丐並存的街道
唐朝詩人杜甫的千古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正是用來形容目前臺灣惡劣的經濟環境。
無論東京、紐約、倫敦或巴黎,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的白領階級的辦公大樓底下,正有年收入不到300美元的遊民,靠乞討與拾荒度日。然而不管樓上樓下,卻同樣受到全球景氣的影響,不斷調整生活模式。
景氣好的時候,1美元掉在地上,沒人去撿;景氣不好的時候,不僅路邊可以撿到的紙箱、飲料罐減少,就連垃圾桶裡的食物也變少,且拾荒的人以倍數增加,甚至有些國家還鎖上街頭垃圾桶,防止因撿拾垃圾而造成環境髒亂。
這些大量增加的人是從哪裡來的?正是來自日本著名經濟評論家大前研一,所說的「蒸發的中產階級」。所有人都知道,我們活在被資本主義(詳見投資一點靈。本書針對許多與經濟相關的專有名詞,會在內文穿插補充說明)控制的社會,卻不見得了解,資本主義和自己的生活究竟有什麼關係。簡單來說,資本主義和你愛不愛賺錢無關,而是和你用什麼賺錢有關。首先,你必須擁有資本,才真正屬於資本主義的一分子。
再者,不僅人人要有資本,甚至要把「成為資本家」當作人生以及財務規劃的最後目標。尤其越不愛工作賺錢的人,更要懂得資本運作,才能夠真正享受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而不是終其一生為錢所苦。
在理想的資本主義金字塔架構中,最上層的是純資本家,次之是專業人士加資本家,再下來是上班族加資本家,最後則是純上班族。每個資本家的不同之處,只在於資本大小和專業度高低的差別而已,無關乎職業。換言之,不論你是老師或藝術家,最後都要成為自己的資本家。
簡單的說,在我們初出社會時,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是為人工作的上班族,想要從單純上班族,攀升到光是靠資本就能悠閒度日的純粹資本家,要增加的不僅只是升職加薪需要的專業知識,也包括你憑藉著正確的財務規劃,累積下來的資本。
不是只有資本家才有資本,資本家只是擁有夠多的資本,所以不用工作也能開心過日子。這些從年輕時就開始累積,用錢去賺錢的「資本」,才是真正比10%、20%的退休金,更能提供財務自由與生活自由的保障,了解「資本」跟自己一輩子的關係有多密切的人,根本不會有時間抱怨生活很無聊。
大前研一以前提出的「M型社會」(按:早見於美國作家威廉.大內〔William Ouchi〕著作《M型社會》〔The M-Form Society〕)至今言猶在耳。自從2008年的金融海嘯重創世界經濟結構以來,不僅中產階級蒸發的速度增加,現在就連車市也完全呈現L型成長──一邊是從雙B起跳的富豪階級,另一邊則是連國民車都買不起的新貧階級。
我甚至可以預言,不出10年,M型社會將走向V型社會──一邊是擁有資本的資本家階級,另一邊則是沒錢、與負債共存的貧窮階級。錯把資本主義當成福利國家來過日子,不懂得在資本主義下必須靠資本保障生活的經濟型態,下場就是永遠待在貧窮、負債的那一邊。
V型社會的來臨,代表資本主義已經走到窮途末路,在大環境的政經結構澈底洗牌之前,只有兩種人能存活:一種是提供勞務的螺絲釘,另一種是決定螺絲釘命運的資本家和系統擁有者。
只要稍微想像一下,工業時代的工廠擁有者和一臺機器設備上的小螺絲釘,就可以知道兩者的差距有多大。小螺絲釘隨時都會面臨被丟棄的命運,只有工廠老闆,才能憑藉著全年無休的機器運作賺進大把鈔票。
10年後,你是被迫工作還是被動致富?還要當朝不保夕的小螺絲釘多久?這根據你讀完這本書之後,為自己累積多少資本來決定。
作者簡介
狄驤
早年為媒體工作者,同時也是兩岸資深投資人。目前專職寫作,著作曾多次登上博客來網路書店「商業理財類」暢銷排行榜第一名。此外,多年來也是《商業周刊》網站專欄作家。
著有《30歲後,你會站在哪裡?》(大是文化出版)、《富不是命定,而是習性使然》1~3集、《其實,鈔票不是錢,不景氣也不是壞事》等書。
臉書粉絲專頁:狄驤的資本主義求生筆記。
PressPlay訂閱:狄驤《白話總經投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