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物多樣性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

生命彼此的關係就像一張巨大的網,將所有物種緊密聯繫再一起,來應變各種環境變化,隨著全球自然環境不斷的被開發,原本緊密的生態鏈越來越鬆散,網目也越來越大,隨著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繁,許多的問題也隨之顯現,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也逐漸被人們所重視,所以將每年的5月22日訂立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臺北市立動物園除了飼養來自世界各地的野生動物外,也在園內營造多樣化的棲息環境,讓各式各樣野生動物在園內生活,在5月18日生物多樣性日前夕邀請大家一起來動物園探險,尋找動物園內各種行為迥異的野生動物們。

活動辦法

  • 於入園時接取任務,在動物園遊玩的過程中拍攝任務要求的照片,在離園時回到動物園大門出口附近駐站帳篷回答問題即可兌換獎勵。
  • 活動時間與地點:動物園大門廣場紅鶴池旁集合
上午09點-11點,每20分鐘一梯次(09:00、09:20、09:40、10:00、10:20、10:40、11:00)
下午13點- 15點,每20分鐘一梯次(13:00、13:20、13:40、14:00、14:20、14:40、15:00)
  • 兌獎時間與地點 活動當日11:00~16:30於動物園正門出口處麥當勞旁帳篷兌獎
  • 任務步驟:(完成以下3步驟即可獲得獎勵)
  1. 於動物園大門廣場紅鶴池旁集合,完成駐站活動。(約10分鐘)
  2. 依照任務指引(A或B)尋找並拍攝動物照片,仔細觀察記下動物在做什麼、外觀有哪些特徵、活動場的環境設計等。
  3. 於動物園正門出口處麥當勞旁帳篷,提供任務2拍攝的照片給站長,完成互動遊戲即可過關。
  • 任務指引:(A、B擇1完成即可)
  1. A:拍攝紀錄園區內不同生活方式的物種 (比較動物在水棲、陸棲、飛行等需要的特徵),例如棕蜘蛛運用細長的四肢和靈活的尾巴方便在樹上攀爬移動…
  2. B:觀察園區角落裡的其他野生動物鄰居(例如,穿山甲館植物池的青蛙們、白手長臂猿島的斑龜…)

本活動乃由 Taipei Zoo 臺北市立動物園 主辦,你所提供的資料僅供管理本活動使用。
icon_Back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