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憂鬱共舞

Sophia W. 悅

          我從小就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小孩,心中總是充斥著各種情緒,一旦表達不出來就會用眼淚來表達,因此我在家族中成了鼎鼎有名的愛哭女,別人的一個眼神,都可以讓我的心裡產生三百種猜測,常常因此產生三百種的情緒,每天哭八小時成為日常。

          國高中時,父母、教會和團契的輔導都花了很多時間聽我說話,幫助我釐清自己的情緒,斬斷不夠客觀或是待求證的假設。不管是在感情、課業、手足競爭或是人際相處,我都曾經感到非常痛苦、無助、絕望,因此我也有嘗試過尋短。但感謝上帝,即便我處處比較、缺乏自信,我心中還是一直懷抱著一個夢想,就是有一天我一定要學會「做自己」。

          簡單三個字卻需要經過二十幾年的淬煉。大學在心理諮商學系雖找到了自己助人的動機,但是自己接受諮商的經驗卻不太好。我心想大概是自己太敏感,又說不清楚自己的需求,所以諮商師沒辦法幫助到我。於是我決定要更了解自己。除了上網找資料、找書、找文獻,我也找到了很多專有詞,像是高敏感人、外向型的內向者、焦慮症、憂鬱症等,但是我不想給自己貼標籤,也不想把每一個感受都「病理化」,因此我開始透過禱告和書寫,跟自己對話,專注於建立正向的自我概念和價值觀,像是

-「我不用被別人喜歡,但我想要學習喜歡自己。」

-「別人讓我失望沒關係,但我不想讓自己失望。」

-「為別人的期待而活,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是誰。」

-「我想要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幫助更多人找到自己。」

-「我的價值不在於別人對我的評價,而是在於愛我的上帝。」

-「我不用解決每個人的困境,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問題的專家。」

-「即使環境不友善,我有能力負起自己的責任,成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和他人一起抱怨。」

          抱怨和發洩是不太一樣的,抱怨是把所有事情都做外在歸因,沒有想要改變自己,雖然看似輕鬆,但其實會逐漸失去控制感,因為我們常常連自己都掌控不了了,何況這個大環境。

          而發洩是對少數我們信任的人,甚至是對我們自己,訴說真實的情緒和客觀的事件,目的並不是要推卸責任,而是要恢復心理的秩序,以至於我們可以重新選擇成長和改變,成為更有實力和控制感的人。

          有時候做對的選擇是痛苦的,不管是放棄一段不適合的關係、離開一個不友善的工作環境、或是結束一段不愉快的友誼,透過書寫和對話,我開始可以接納這些不舒服的感受,並做出對自己最好的決定。因為即使痛苦,我確信它們都能讓我離「做自己」這個目標更靠近。經過了十年的練習,不能說我已經學會了,但是和十年前的自己相比,我的確成為一個更正向、更勇敢、更喜歡自己的人。

和大家分享幾個我與憂鬱感共存,學習愛自己的七個策略:

一、求助--但不要給自己貼標籤

二、日記--具體記錄自己的心情&成就

三、學習--培養優勢能力,建立成就感

四、當下--離開手機,開啟五官,用心體會生活

五、笑容--找幽默的朋友出來吃飯、看喜劇、微笑

六、旅遊--探索自己的城市,尋找小確幸的時刻

七、原諒--記住但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以至於我們也能寬容他人,享受心裡的自由

          當你發現自己有憂鬱或焦慮的情況發生時,別擔心,很可能現在坐在你旁邊的許多人都有同樣的心情,它只是一個提醒你要開始愛自己、照顧自己的指標,也是一個通往「做自己」的旅程,也許過程不會永遠順遂,但只要你願意找資源、願意練習愛自己,你也可以過得更快樂。

 “What lies before us and what lies behind us are small matters compared to what lies within us. And when you bring what is within out into the world, miracles happen.” - Henry David Thoreau

過去和未來,和我們強大的內心比起來,都是微不足道的。
若你能將內心的強大帶進這個世界中,奇蹟就會發生。

icon_Back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