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靠藥物,歐美最新研究:養成這些習慣能主動改善糖尿病

撰文:沈宛徵營養師

台灣大約300萬人有糖尿病的困擾,它不僅是一個複雜的慢性代謝疾病,更是一直受全球關注的臨床醫學議題。根據糖尿病權威機構——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歐洲糖尿病學會(EASD)在2022年發表的「糖尿病生活型態照護指引」(下稱「指引」)中指出,糖尿病除了靠藥物治療,日常生活做好管理,同樣是克服、主動迎擊疾病的關鍵!

「糖尿病的24小時生活型態建議」

大腦下視丘神經細胞會影響人的「晝夜節律系統」,更直接影響日常代謝機能及荷爾蒙分泌。當個人飲食、作息、活動等生活習慣改變,導致晝夜節律系統失衡,就會導致胰島素阻抗——第2型糖尿病發病的主因。

飲食建議

每位糖尿病患者的身體素質和病況都不同,因此沒有一體適用的營養分配比例。專家們只能提出個人化飲食建議,調配符合個人體質、好執行、確保健康飲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攝入比例。
不少統合分析和回顧分析文獻指出:低碳飲食地中海飲食間歇性斷食和限制熱量對不同的患者,皆有降低HbA1C或體重的效果。

睡眠建議

健康的睡眠時間應介於6~8小時,過多和過少都會增加健康風險。
糖尿病患者通常因肥胖而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有研究指出阻塞型睡眠呼吸暫停的嚴重程度,與血糖控制有相關性。

活動建議

每周活動次數建議大於三天,避免連續兩天沒活動,即使30分鐘也有助於提升新陳代謝;若要進一步做會流汗的運動,可以選擇一周大於150分鐘中強度運動,或大於75分鐘的強度運動,此外做太極、瑜珈也證實能有效降低胰島素阻抗
其他研究指出,一天增加走路500步,可降低心血管機率2~9%的風險,久坐工作者也盡可能每30分鐘起身活動一下,都能有效幫助血糖代謝。

以人為本」的糖尿病照護

除上述三個項目的生活行為調整,再加上「體重控制」和「血糖藥物」適時輔助,才是一個符合以患者為中心的全人照護措施,目標為提高或維持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品質或降低併發症的發生,並且在不同階段不斷地檢討改進。
糖尿病不可怕,只要有正確的生活習慣和適當的醫療輔助,就能有效控制血糖!

參考文獻:Management of hyperglycaemia in type 2 diabetes, 2022. A consensus report by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 and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 (EASD). PMID: 36151309 PMCID: PMC9510507

立即預約諮詢測驗血糖的儀器

減重前先來「肥胖健檢」

精密胰島素阻抗抽血檢驗

北秀精準減重門診團隊提供的「胰島素阻抗抽血檢驗」,如何達到最佳的測試效果?

關鍵在「抽三劑血」!第一劑血抽完以後請客戶喝下葡萄糖液,後續再抽第二、第三劑。

能夠觀察出患者身體血糖一般水準,以及胰島素的反應在兩小時的期間內變化,量測有無「胰島素阻抗」狀況。

抽血檢驗專案包含:

  • 59 項檢查項目
  • 營養師飲食諮詢
  • Inbody 檢測
  • 醫師解說報告
icon_BackToTop